专委会概要 测试与标准 推广活动 标识产品公告 专委会出版物 网上展台  

 

 

全文下载

前 言

本试验方法标准非等效地采用了 ISO 846:1997《材料 ——微生物作用下行为的评价》(英文版,第二版)。国际标准组织 ISO 846是由ISO/TC61技术委员会制定的,第二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并取代了第一版(ISO 846:1978)。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中心生物分解材料工作组在1996年 ~ 2002年间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室试验,用于检验试验结果的可重复性,在验证试验的基础上制定了本标准。

附录 A是规范性文件,是本标准完整的一部分。

本标准由全国塑料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CSBTS/TC 48)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深圳市绿维科技有限公司、清华大学环境与工程系负责起草,宁波天安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天津丹海股份有限公司、长春金鹰实业责任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西高新技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国家塑料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翁云宣、孔力、陈家琪、李金惠、王世和、陈学军、杨惠娣、张先炳、刘嘉藩、徐凤霞、刘彩霞、叶新建、毛国玉。

引 言

在一定的气候和环境条件下,微生物能在材料的表面生长繁殖,它们和 /或它们的代谢产物可能破坏材料本身,并影响其中添加物如增塑剂等的耐久性,从而引起材料的分解和崩解。

微生物在材料上的作用包含以下两个过程:

直接作用:微生物将材料作为生长所需营养源而破坏材料;

间接作用:微生物代谢产物对材料的影响作用如变色或更进一步的破坏。

这两种作用直接表现为材料表面生长微生物、本身质量损失和物性下降,从而进一步引起材料的分解和 /或崩解。

为了评价材料在微生物作用下潜在的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仅适用于对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定性评价,不能作为判断材料是否生物分解和崩解的定量依据,如需对其进一步定量地测定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时,请参照其他相关标准。

ISO 846:1997中采用的试验菌种为国外菌种,而本标准为了方便国内实验室在试验中获得菌种及考虑到多数材料在国内使用时其接触到的主要为国内菌种,因此本方法标准中采用了与ISO 846中同类同名的国内菌种,标准应用的菌种编号采用了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编著的中国菌种目录中的编号。

本标准同时属国家科技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经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为 2001DEB2006。

警告:微生物的操作和处理存在可能的危险,其要求可靠的技术能力,并应符合国家的立法和规定。只有经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才能进行此试验。消毒、培养和个人卫生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描述了定性评价材料在特定微生物的作用下潜在的生物分解能力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仅适用于对试验材料进行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的定性评价,不能作为判断材料是否生物分解和崩解的 定量 依据,如需对其进一步定量地测定生物分解和崩解能力时,请参照其他相关标准。

 

 
◇ 降解塑料的行业协会 ◇
◇ 北京阜成路11号 邮编:100048 ◇